服務熱線
力的藝術:揭秘開模擠壓如何“塑造”現代世界
發布日期:2025-09-10 人氣:63
力的藝術:揭秘開模擠壓如何“塑造”現代世界
在金屬塑性加工領域,擠壓成型是一種至關重要且高效的生產工藝。其中,“開模擠壓”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基本形式。它不僅是生產各類棒材、管材、型材的主要手段,更是現代工業,特別是航空航天、交通運輸和建筑行業中不可或缺的制造技術。本文將深入淺出地介紹開模擠壓的原理、工藝流程、特點及其應用。
一、 什么是開模擠壓?
開模擠壓,也稱為正擠壓或直接擠壓,是擠壓工藝中最基礎、最常見的一種方法。其核心定義在于:金屬坯料在擠壓桿的推動下,在擠壓筒內發生塑性變形,并從與模具腔體形狀一致的模孔中流出,從而獲得具有恒定橫截面形狀的型材的過程。
“開模”一詞中的“開”,是相對于“閉”而言的。在另一種“閉模擠壓”(如模鍛)中,金屬被完全封閉在型腔內成型。而開模擠壓的特點是,金屬坯料的一端被擠壓桿推動,另一端則“開放”地從一個固定的模孔中“流出”,形成無限長的產品(理論上只要坯料足夠長)。
二、 開模擠壓的工作原理與工藝流程
開模擠壓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,主要包含以下步驟:
1. 坯料準備:
首先,根據產品要求選擇合適的金屬或合金(如鋁、銅、鎂、鋼等),并將其鑄造成圓柱形的鑄錠。然后,對鑄錠進行均勻化處理,以消除內部偏析和內應力,提高其塑性。最后,將鑄錠表面車皮,去除氧化層和缺陷。
2. 加熱:
將準備好的坯料和擠壓模具分別加熱到特定的溫度。坯料的加熱溫度通常在其再結晶溫度以上(例如鋁合金通常在400°C - 500°C),目的是顯著降低金屬的變形抗力,提高其塑性,使其易于流動。模具加熱則主要是為了防止金屬流過冰冷的模具時因熱沖擊而開裂,并減少坯料與模具之間的溫差。
3. 裝載與擠壓:
(1)將加熱好的坯料放入預先加熱的擠壓筒中。
(2)啟動擠壓機,巨大的擠壓桿(或沖頭)在液壓系統的驅動下向前移動,對坯料施加壓力。
(3)坯料在三向壓應力的作用下發生塑性流動。由于擠壓桿的堵截和擠壓筒壁的摩擦阻力,金屬無法向后或向四周流動,唯一的出路就是通過前方的模具孔。
(4)金屬從模孔中流出,形成與模孔形狀一致的連續型材。
4. 流出與處理:
流出的型材會由牽引機將其牽引直行,防止彎曲。然后,根據要求由在線鋸切裝置將其切割成定尺長度。
5. 后續處理:
擠壓成型的型材通常還需要進行一系列后續處理才能成為最終產品,主要包括:
淬火(對于可熱處理合金): 對于如6063、6061等鋁合金,擠出后需要立即進行風冷或水冷淬火,以將高溫固溶狀態固定下來,為后續的時效硬化做準備。
拉伸矯直: 消除型材因不均勻冷卻和摩擦引起的縱向彎曲和扭擰。
時效處理: 將型材在一定溫度下放置一段時間,使其析出強化相,從而達到所需的力學性能。
表面處理: 如陽極氧化(鋁材)、電鍍、噴涂等,以增強耐腐蝕性、美觀性和表面硬度。
三、 開模擠壓的核心特點
優點:
強大的變形能力: 能夠生產斷面極其復雜的實心和空心型材,這些型材用軋制或拉拔等方法往往難以甚至無法生產。
靈活性高: 通過更換模具,同一臺擠壓機可以生產出形狀、規格完全不同的產品,換模相對便捷。
產品綜合質量高: 由于是三向壓應力狀態,金屬的塑性得到極大發揮,擠壓后的產品組織致密、晶粒細小(尤其是動態再結晶),力學性能優良。
材料利用率高: 幾乎無切削,成材率高,節約材料。
生產效率高: 現代擠壓機自動化程度高,生產節奏快,可連續產出很長的高精度產品。
缺點:
廢料損失: 每次擠壓結束時,坯料前端(形成擠壓縮尾)和尾端(殘留的壓余)無法完全擠出,會造成一定的幾何廢料。
摩擦力大: 坯料與擠壓筒內壁之間存在巨大的摩擦力,這會消耗相當一部分的擠壓力(約占總壓力的30%-50%),導致能耗增加,模具和工具磨損嚴重。
長度限制: 受擠壓桿行程和坯料長度的限制,單根產品的長度是有限的。雖然可以通過后續的焊接等方式連接,但整體性不如連續軋制。
組織性能不均: 由于金屬流動的不均勻性,型材頭部、尾部和邊部、心部的組織和性能可能存在差異。
四、 主要應用領域
開模擠壓技術幾乎滲透到所有工業領域:
建筑行業: 這是最大的應用市場。鋁合金門窗、幕墻龍骨、玻璃支架、天花吊頂等絕大多數建筑型材都是通過開模擠壓生產的。
交通運輸: 高鐵、地鐵、汽車、飛機的輕量化結構件,如車體大梁、骨架、散熱器、行李架、地板等。
電子電力: 散熱器(如CPU散熱片)、導體、母線槽、電機外殼等。
航空航天: 高強度的結構件、桁條、肋板等,常采用高強度鋁合金或鈦合金擠壓。
日常用品: 家具框架、體育器材、燈具外殼等。
五、 總結
開模擠壓作為一種歷史悠久卻又不斷煥發新活力的塑性加工技術,以其無與倫比的靈活性、對復雜截面形狀的強大成型能力以及優異的制品性能,在現代制造業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。盡管存在摩擦大、廢料多等挑戰,但隨著新工藝(如等溫擠壓、潤滑擠壓)、新模具材料和智能控制技術的發展,開模擠壓將繼續向著更高效、更精密、更節能的方向演進,為各行各業提供更優質的金屬型材解決方案。